详解日本汉方医学筋骨质体质

筋骨质体质,是一种独特的体质类型,其显著特征在于身材高瘦,身体壮实,给人以精明强干的感觉。这种体质的人,肌肉结实,并不显得臃肿,反而给人一种力量感。他们的抵抗力非常强大,就如同草原上的雄狮,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此外,他们的腹肌弹力偏强,上腹角大于90°,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迅速调整,恢复自我。这种体质的代表人物,非奥巴马莫属。他的身材高挑,肌肉线条清晰,充满了力量与活力,正是筋骨质体质的典型表现。

与大柴胡汤证体质相对应的是小柴胡汤证体质,他们虽然同样有胸胁苦满的症状,但抵抗力却相对较弱。然而,大柴胡汤证体质的人则不同,他们的胸胁苦满压下去很硬,抵抗力强,充满了弹性。他们的胁肋压痛一直延伸到心下,心下痞硬,甚至压痛,这正是他们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尽管筋骨质体质的人看起来强壮有力,但他们也需要注意身体的保养。因为这种体质的人容易患上肝胆、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因此,他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锻炼,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体质方证这一术语源自日本,是对人体证型与体质之间关系的深入探究。它主张,某种特定的体质类型与某一药方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因此,针对某一体质,选用相应的药方进行治疗,是体质方证的核心思想。

设想一下,若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均展现出大柴胡汤证体质的特征,他们便可被称作大柴胡汤证患者群,唯有通过大柴胡汤的治疗,方能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同样地,若一群人具备八味丸证体质的特点,他们便是八味丸证患者群;若是小柴胡汤证体质,则属于小柴胡汤证患者群。

日本人对于体质的研究一直情有独钟。在古方派尚未崭露头角之前,其民族医学体系中已有“肌肉质、筋骨质、腺病质、营养质、寒滞质”等多种体质分类。其中,小柴胡汤证体质多与腺病质相对应。

那么,何谓腺病质呢?简而言之,腺病质体质的人从小便容易扁桃体、淋巴结等发炎疼痛,经常感冒,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他们的剑突下的上腹角小于90°,腹肌弹力中等偏弱,且存在易患肺结核的倾向。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便是这种体质的典型代表,她所展现出的体质特征,正是小柴胡汤证体质的真实写照。
日本汉方家对人的体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类,其中,脏毒证体质、解毒证体质和瘀血证体质被公认为三大主要证型。每种体质类型都与其特定的生理特征和易患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脏毒证体质的人,通常体格健壮,中青年时期显得尤为健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健康状况逐渐下滑,进入老年后死亡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脏毒证体质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肾萎缩等严重疾病。为了改善脏毒证体质,日本汉方家推荐使用“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在治疗脏毒证体质方面效果显著。其独特的腹证特征表现为腹诊时腹部充实有力,刚刚以脐为中心鼓胀向脐性厚实。这种体质分型的治疗策略,不仅体现了中医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也展示了中医在治疗疾病时的精准与高效。

综上所述,针对脏毒证体质、解毒证体质和瘀血证体质这三大体质类型,日本汉方家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既遵循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临床上,中医的诊疗过程充满了深度与复杂性,而体质方证与临床方证这两种方证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医生来说,就如同掌握了一把解开疾病之谜的钥匙。当医生能够精准地辨识患者的体质方证时,他们便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身体特点、内在平衡状态以及潜在的健康风险。这就像是解读一本关于患者身体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

同样地,临床方证的掌握则让医生能够针对具体的疾病症状,制定出恰当的治疗方案。这就像是在纷繁复杂的疾病症状中寻找线索,将零散的症状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疾病画像。当医生能够将体质方证与临床方证相结合时,他们便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更加精准地把握方向,避免误诊和误治的风险。

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这种对方证的深入理解与运用,使得医生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患者的健康状况。他们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患者身体的整体平衡与和谐。这种“以人为本”的诊疗理念,让中医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能够关照患者的身心健康,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因此,掌握了体质方证和临床方证这两种方证,对于中医来说,无疑是迈向精准辨治的重要一步。

柴胡加龙牡汤治筋骨质的急性心肌炎

 这是一个急性心肌炎的患者,男,20 岁,是个农民,身材很高、很瘦,但是身体壮实, 肌肉一块一块的。1 个月前感冒发烧后出现了心悸,脉律不齐,口干苦,夜里小便 2 次。此 外,大便闭结,腹部整个按下去悸动比较明显,好几个地方都有悸动。我认为其炙甘草汤证 最重要的症状都有了:脉结代,心动悸。就开了原方给他吃了。我也满怀着信心。谁知道他 吃了以后没用。我说:“还没有起效,还要继续吃。”吃了 20 多天了,还是没有用。接下去 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 那时我在村里,就去找当地一个民间的经方医生张先生。他看见我非常焦急的样 子,就慢慢地对我说,你讲的这些症状,和这个体质状态不符合。他说炙甘草汤一般适用于 比较消瘦、虚弱的“腺病质”的人,而你讲的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强壮的“筋骨质”的患者。 他说,你应该考虑大柴胡汤、柴胡加龙牡汤。你回去看看,患者有没有胸胁苦满。我回来后 又给患者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的确,叩其两边胸胁,右边敲上去有点痛。之前我还不知道敲 击也可以了解胸胁苦满这个办法,是张先生告诉我,回去以后可以敲击患者胸胁。后来,我就 用柴胡加龙牡汤,10 天后就有效,断断续续吃了 1 个多月,病证就缓解了,没有了心悸,但 心电图做起来还是有不正常的。我治疗这个病例开始是失败的,就是把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 了。这里就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体质因素。上面讲了炙甘草汤是桂枝汤去掉芍药,然后加上一些补血养阴、强壮身体的药物,可见,它是属于桂枝汤这一类的方剂。桂枝汤类 方的范围非常广,桂枝汤、小建中汤、温经汤、炙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都算,这类 方证的患者往往都是腺病质体质。 

小柴胡汤治腺质体之肺结核病

陈某,女,20 岁。干咳 2 年,后经线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开始正规的抗结核治疗。治疗 一段时间后,眼睛发黄,小便也发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出了问题,可能是服用利福平这类对 肝功能损害很大的药物所导致的。她不得不停药,改为中医治疗。在各地经过两年的中医治 疗,于 2004 年 10 月 5 日到我这里来诊治。 症状: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胆区叩痛,月经量少,脉细数,以及 肺结核的低热、盗汗、干咳、咯血等症状都有。从病的脉症来看就是阴虚,但是舌头不红, 舌苔薄白。身体瘦弱,小时候经常出现感冒、扁桃体痛,是典型的腺病质患者体质;上腹角 狭窄、腹肌弹力中度等各方面都表现为典型的小柴胡汤证。所以投小柴胡汤,1 年治愈。 治疗期间曾感冒,用过桂枝汤或柴胡桂枝汤;胃痛,用过小建中汤;月经过后,用小柴 胡汤和当归芍药散,但基本方是小柴胡汤,这个病就治好了。这个病例除了临床方证很明确 外,体质方证也非常明确。假如从病的概念去看,就会用补肺阴药,那疗效就很难说了。

​大柴胡汤治筋骨质流鼻血月经量少的病例

 另外一个是流鼻血的病例。患者江某,女,30 岁。2016 年 7 月 20 日来诊。因为婚变, 经闭 2 年,服药多反而心烦失眠。近 3 个月来,每天鼻子频频出血,量少色红,服多种中西 药无效。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尿黄。体质为筋骨质,肌肉结实,上腹角呈钝角。心下 痞硬压痛,腹部结实胀满,大便秘结、臭,小便黄短,是个典型的大柴胡汤证合大黄甘草汤 证。投大柴胡汤、大黄甘草汤的合方:柴胡 15g,黄芩 10g,半夏 10g,枳壳 10g,白芍 10g,甘草 5g,大枣 3 枚,制大黄 6g,7 帖。1 周后、鼻血止,但腹证没有完全改善,口苦、咽干、目眩 好了些,但也没完全好。为了改善体质,坚持服用此方 1 个月,月经来潮,停药观察。我希 望患者继续服药,但后来她再没来找我。 这个患者的体质方证和临床方证也都比较清楚,一般这种情况,我们就用原方,不用合 方和加减。后期一个月的治疗,柴胡由前面的 15g 改为 10g。 这个方里面缺一味生姜。为什么不加生姜?有两个理由:一个是患者对姜敏感,吃了姜以 后,经常会胃痛;二是没有恶心呕吐,小柴胡汤证喜呕,生姜三两;大柴胡汤证呕不止,生 姜五两;她没有呕,故生姜就不用。 另外,她背部的至阳穴极为疼痛,第 7 胸椎下很痛,我就叫她每天按压 2 次,每次 2 分 钟。还有一只脚上的太冲穴位也痛。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有效,她就坚持每天按压这些穴位, 一两周后至阳穴位就不痛了,不痛还要继续按压,为什么?不痛是假的。她停了几天,又痛了, 所以就坚持按压。 这两个病例虽然用方不同,但都是通过体质方证和临床方证相结合进行辨治,从而都取 得比较好的疗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