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妙不可言的用法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张方子,所以柯韵伯就说桂枝汤为群方之冠。我个人体会,桂枝汤这个方子能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调和血气,调和脾胃,调和阴阳,治疗范围广泛。这部书叫《伤寒杂症论》,桂枝汤既治伤寒,又治杂症,兼而有之,因此张仲景把桂枝汤列为第一张方子。无论是什么病,作为治疗也不外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桂枝汤就有滋阴和阳,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以体现张仲景治疗诸病的指导思想。
【出处】
《伤寒论﹒太阳病》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而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
【原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效】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
【用法】
水煎服。
【用方指征】
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鼻塞,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传统方义】
桂枝辛温,发汗解肌祛风,芍药苦酸微寒,敛阴和营止痛,二药调合营卫为方中主药。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表,并和胃降逆止呕;大枣味甘,助白芍和营,并补脾胃,养气津;炙甘草调和诸药,伍桂枝、生姜则辛甘化阳,伍芍药、大枣则酸甘化阴。
【现代新识】
①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冠”,除治表虚证外,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从传统观点概括为有表证则解表调营卫,无表证则补虚调阴阳,既治表、又治里,既祛邪、又扶正。从现代观点概括为对机体体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使体温降低,又可使体温升高,动物实验已证明,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汗腺分泌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既可使汗腺分泌亢进,又可使汗腺分泌减少;对肠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肠蠕动亢进,又能恢复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肠蠕动抑制;对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使感受流感病毒的小鼠被抑制的免疫功能恢复,又能使服左旋米唑而升高的小鼠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②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方具有良好的清热、抗炎、镇静、镇痛作用,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抗过敏,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对不利环境的应激能力,能增加病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抑制流感病毒,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
③桂枝汤五味药在方中的作用,其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抗炎方面,桂枝起主导作用;在抑制流感病毒导致肺实变方面,芍药起主导作用;在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方面,大枣起主导作用;在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方面,桂枝汤全部方药的作用强于方中任何药物及其各种组合,减去方中任何一味药,疗效就会受到影响。
④桂枝汤中各味药之间具有协同和拮抗效果,以协同为主。芍药、生姜、大枣能促进桂枝的抗炎作用;生姜助桂枝、甘草助芍药、大枣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生姜、大枣、甘草能助芍药抑制肺炎;大枣与芍药相拮抗。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了桂枝汤组方的科学性,表明了桂枝汤配伍之桂枝与芍药相须,生姜助桂枝解表,大枣助芍药和营,甘草助芍药、大枣和营的实验依据。
⑤桂枝汤对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疾病都有治疗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内科病,如呼吸系统常见病感冒,特别是年老体弱感冒: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动过缓;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炎;神经系统疾病如顽固性发热,汗出,半身凉,半身热,半身汗;骨、关节系统疾病如风湿,骨折,脱位,筋瘫,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臀筋膜劳损,梨状肌综合证;妇科病如妊娠恶阻,产后微寒汗出;儿科病如病毒性肺炎,小儿清化不良,小儿惊风;五官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听力下降;皮肤病如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皮肤瘙痒,冻疮,冬季皮炎,蛇皮癣,湿疹;男科病如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无法命名之怪病,如食肥肉后恶寒,身颤等等。
【新用案例】
①冠心病:
李某:女,57 岁,患高血压病10年,心肌梗塞,心房纤颤2年。
刻诊:心悸,胸闷、大汗出、心烦难寐、多梦、体倦乏力。
查:舌质红,花剥苔,脉细数而结。心电提示:心肌梗塞,心房纤颤(快速型)。
证属营阴不足,卫外失固。治以养营阴,调卫气。
处方:
桂枝 6g,白芍30g,五味子15g,山茱萸 18g,制附子3g,沙参18g,甘草6g,生姜、大枣作药引。
10剂后,汗出锐减,心悸、胸闷减轻,血压20/11kpa,心率90 次/分,心电提示:心房纤颤(缓慢型)。去制附子,加麦冬,10 剂后出院治疗。随访半年,病情稳定[王济华,等﹒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体会﹒河南中医1993;(15);213]
【用方奥妙】此例为营卫不和,治疗调和营卫,重在调营。桂枝汤可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本例心功能失常,阴阳失调。阳动过亢,阴制不足,故用少量桂枝、附子、甘草以调阳,大量白芍、五味子、山茱萸、沙参以滋敛制阳、故取良效。
②乳房寒热:
张某,女,40岁,左乳房凉,右乳房热10余年。
刻诊:经常右侧半身汗出,心烦,时咳,月经先后不定期。
查:舌稍红,苔薄黄,脉浮。证属肝肺升降不利,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治以疏肝利肺,协调阴阳法。
处方:
桂枝15g、白芍 25g,炙甘草 15g,桑白皮 20g柴胡10g,生姜5枚,大枣10枚。
服半月余,症状始减。继以龙骨、牡蛎、炒麦芽稍事加减调理 3月余而愈[金东明,王彩霞﹒临床病案集。内部资料1992]。
经常汗出,两侧乳房寒热不等,为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升降失职而左凉右热,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柴胡升肝阳,桑白皮降肺热而愈。
③荨麻疹
刘某,女,12岁,全身风疹 20日。
刻诊:瘙痒难忍。
查:四肢及躯干满布风疹,多处连合成片,上肢尤甚。
查: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属营卫不调,风邪侵袭肌表。治宜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透邪外出。
处方:
桂枝、白芍各9g,牛蒡子、蝉蜕、菊花、炙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枣3枚。
2剂疹消痒止,再服 3 剂痊愈[胡凤兰,桂枝汤新用。新中医1992:(4):45]。
荨麻诊与感受风邪密切相关,故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菊花、蝉蜕、牛蒡子祛风止痒消疹,蝉蜕又有良好抗过敏之功,故能痊愈。
④盗汗:
陈某,男,26岁,每日于夜寐后通身如浴,醒则汗止,微恶寒。唯有周身酸困。
查:舌红苔白,脉满。体温36.7℃。
证属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治宜调和营卫。
处方:
桂枝、白芍各 10g,炙甘草 6g,生姜3片,大枣4枚。
服3剂汗渐止,继服 2 剂痊愈[茅武庆,章文费经方验案三则﹒江苏中医1991:(12);22]。
一般自汗资之于阳虚,盗汗责之于阴虚。本案盗汗,余症见微恶寒,周身酸困,故属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正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协调阴阳而愈。辨证论治,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