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
中医专长外治技术作为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考核中比较重要的考核,很多知识点都是重点,今天我整理了中医针灸外治技术的一些常见急症的技术应用包括治法和治疗操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晕厥”
晕厥常与气血不足、恼怒等因素有关。
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穴为主。
治疗操作:毫针需补实泻法。
“虚脱”
虚脱常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等。
治法: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治疗操作:素髎、水沟毫针泻法;内关毫针补泻。
“抽搐”
抽搐常与感受六淫疫毒、暴怒、头部外伤、药物中毒、失血伤津等因素有关
治法:息风止痉,清热开窍。以督脉经穴为主。
治疗操作: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少商、十宣、中冲可点刺出血。
“痛经”
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肾关系密切。
治法:
- 实证: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 虚证: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任脉、足太阴明经穴为主。
治疗操作:
- 实证:毫针泻法,寒凝者加艾灸
- 虚证:毫针补法,可加灸。
“内脏绞痛”
- 心绞痛:心绞痛常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
- 胆绞痛:胆绞痛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蛔虫阻滞等因素有关。
- 肾绞痛:常与湿热之邪相关。
治法:
- 心绞痛:通阳行气,活血止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 胆绞痛: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胆的俞募穴为主。
- 肾绞痛: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足太阴经穴与背俞穴为主。
治疗操作:
- 心绞痛:毫针泻法。寒证、虚证加艾灸。
- 胆绞痛:毫针泻法。日月、胆俞注意针刺方向,勿深刺。
- 肾绞痛:毫针泻法。
“牙痛”
牙痛常与外感风热、胃肠积热或肾气亏虚有关
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治疗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
“高热”
高热常与外感风热、暑热或温邪疫毒因素有关。
治法:清泻热邪。以督脉和手阳明经穴、井穴为生。
治疗操作:毫针泻法,大椎、十二井、十宣可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