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自汗、盗汗、黄汗?
自汗
主证:时时汗出,动辄益甚。
治法:益气固表敛汗。
方药:麻黄根汤加减:绵黄芪15克 麻黄根10克 浮小麦15克 红大枣5枚 飞龙骨15克(先煎) 左牡蛎15克(先煎) 五味子3克。水煎服,4~5剂。
病例:陈某,男,30余岁,1978年3月18日诊。患者体质素虚,日间稍有动作,则汗即出。察其舌苔薄白,按脉沉细。此气虚不能固表也,当以固表敛汗。
处方:绵黄芪15克 麻黄根10克 浮小麦15克 红大枣5枚 飞龙骨15克(先煎) 左牡蛎15克(先煎) 五味子3克 胡黄连3克。水煎,连服5剂而愈。
盗汗
主证: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敛阴止汗。
方药:柏子仁10克 五味子3克 麻黄根6克 浮小麦5克 红大枣5枚 牡蛎15克(先煎)。水煎服,4~6剂。
病例:陈孩,男8岁,1977年9月8日诊。孩子体质羸弱,睡时汗出,舌质绛,脉细数,症系阴虚火旺之盗汗。应用上方,连服5~6剂而愈。
黄汗
主证:汗出发黄,衣衫尽染。
治法:泻心火,清血热。
方药:当归六黄汤:当归身6克 生熟地各15克 条黄芩6克 川黄连6克 川黄柏6克。水煎服,4~5剂。
病例:陈某,女,30岁,1955年8月20日诊。患者几年来汗出发黄,衣衫尽染,此为心火炽盛,火炎汗出,舌绛,脉数。当泻心经之火,清血分之热,用当归六黄汤加味,3剂而愈。
曾先后治20余例,均以本方收效。
说明:上述三方若能如法应用,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