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者经常健忘怎么治?
健忘,是记忆力衰退的一种表现,对往事容易忘记,严重者,言语不知首尾,事过转瞬即忘。常伴有眩晕、痰多等症状。
痰邪扰心是导致健忘常见病因病机之一。痰邪扰心导致的健忘,多分为痰浊扰心、痰火伤神、痰瘀阻络3个类型。治疗均以祛痰开窍为主,或兼以化浊宁心,或兼于清热安神,或兼以活血化瘀,若病久脾肾亏虚者,又当辅以健脾补肾。
化痰开窍、解郁安神
耿某,男,40岁。
半年来迭受惊恐思虑,以致三阴俱伤,痰火郁结。因而神情恍惚,不能自立,不觉饥饱,渐成怔忡健忘。脉左寸虚滑,右关沉迟。当心脾两调之。
一诊处方
丹参6克,朱茯神9克,青龙齿6克(先煎),制远志肉2.1克,朱拌石菖蒲0.6克,宋半夏4.5克,陈皮3克(盐水炒),生甘草7.5克,合欢皮9克,血琥珀末1.5克(冲)。2剂。
二诊:脉象渐见好转,常觉膈中不快。膈中为心包地位,痰火为惊气所结,自应宣豁治之。
二诊处方
朱茯神9克,青龙齿3克(先煎),生珍珠母18克(先煎),广郁金4.5克,朱拌石菖蒲0.6克,川贝3克,连翘心9克(鸭血拌),瓜蒌皮4.5克,清水炙甘草0.9克,建兰叶2片,合欢皮9克。3剂。
三诊:各恙虽减,心中尚闷,便带紫血。此瘀积下达,趁此再为清疏咸降。
三诊处方
大生地(紫降香末0.6克拌打)12克,朱茯神9克,蜜炙旋覆花3克(包),连翘心(鸭血拌)6克,川贝3克,瓜蒌皮9克,盆秋石0.6克(冲),金针菜15克。4剂。
本案患者病起于情志,似虚非虚,似实非实。补之则痰火愈结,攻之则气血益亏,用温燥则动火,用寒凉则遏气,惟宣郁安神,庶几无弊。
燥湿化痰、开窍醒神
李某,男性,52岁,会计。2015年6月26日初诊。
患者记忆力减退1年余,自觉平素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而且明显健忘,刚放置的东西,移时就不知去向,算账常错,头昏身困,身倦嗜睡。入睡后喉中痰鸣漉漉,无咳嗽咳痰,血压正常。曾在我院全面检查未见异常。舌苔白腻,脉滑。
辨证:痰湿蒙窍,清阳不升,脑失所养。
治法:治宜燥湿化痰,开窍醒神。
处方
半夏12克,茯苓10克,陈皮6克,苍术12克,川朴6克,菖蒲10克,生南星10克,川芎6克,附子6克(先煎),党参15克,白术15克。
服上方12剂后,患者头昏、身困症状减轻,记忆力较前有所好转。上方加重益气健脾之品调理月余,记忆力恢复正常,余症消失,能胜任本职工作。
本案患者之健忘是由于痰湿蒙窍,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所致,治疗从燥湿化痰、开窍醒神立法,予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湿症状减轻后,上方加重益气健脾之品调理月余善后,记忆力恢复正常,余症消失,能胜任本职工作,终获临床治愈。
活血通络,化痰开窍
郭某,男性,20岁。1983年6月28日初诊。
患者于1983年3月因车祸头部撞伤后,近期记忆力减退,常为一件事或一个人名,反复多次询问,天气变化则头部重痛,多梦失眠。舌淡有瘀点,苔白腻,脉弦细。
辨证:痰瘀阻窍,扰乱神明。
治法:治宜活血通络,化痰开窍。
处方
赤芍10克,当归尾10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牡蛎30克,北芪30克,丹参30克,菖蒲12克,远志10克,天麻10克,僵虫6克,白芷6克,甘草3克。
服上方6剂后,头重痛减轻。睡眠好转,舌脉如往。继用原方加元寸1克,研细冲服。治疗半月余,头痛症状消失,睡眠正常,记忆力明显增强。患者因做高压氧治疗而停服中药。
本案患者由于车祸头部撞伤后,痰瘀阻窍,扰乱神明导致健忘,治疗以活血通络、化痰开窍立法,予通窍活血汤加化痰开窍之品,药证相符,健忘得以好转。
青壮年人大脑功能失调,感觉昏沉、迷糊、健忘,反应迟钝,敏感力降低。投补气、活血、豁痰、开窍、化浊之品,用当归9克、川芎9克、人参6克、丹参9克、远志9克、九节菖蒲9克、白豆蔻6克、半夏曲9克、桃仁9克,名精神焕发汤。
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连饮10~20天,普遍见效。老朽临床又加入郁金9克、柴胡6克,祛瘀生新,以提高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