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哑门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奇效
哑门穴属于危险穴位,安全性始终是掌控的关键,也是技术难点。哑门深刺是颅底穴位的技术特点,如何深刺,刺多深,向哪个方向刺,如何控制针感一直是学习者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深刺哑门在1.5寸以上,并对深刺和浅刺进行过疗效比对,在治疗帕金森病时,只有深刺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针刺操作
体位
针刺时患者取伏案正坐位,头部前倾,双手自然垂下。定位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的凹陷中取穴,平对第一颈椎(寰椎)与第二颈椎(枢椎)之间的椎间隙。
针刺方向
针尖向下,对准口唇或下颌方向进针。伤及延髓的可能性最小,安全性最高。而直刺和向上斜刺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能刺入过深。如果针刺方向不当,由颅底枕骨大孔入颅而达延髓,从而造成严重事故甚至危及生命。《素问·刺禁论》言:“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针刺深度及禁忌
《素问》首载“哑门,针四分”。《针灸甲乙经》云:“喑门……在后发际宛宛中,入系舌本,督脉、阳维之会,仰头取之,刺入四分,不可灸,灸之令人喑。”《备急千金要方》载:“不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针二分,可绕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泻尽更留针取之。禁灸,灸之令人哑。”《神灸经纶》谓:“禁灸。”《医宗金鉴》载:“刺二分,不可深,禁灸。”近人针刺深度有所增加,但如深刺不当,确有一定危险,曾有“针刺哑门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报道。
在治疗帕金森病时,一般让患者取坐位,头微微前倾与垂直线呈15°,以左手为压手,抵住患者头部,右手持针,在与颈部成直角进针,在1.5 寸处停针,调整放松自己,准备使用手法。手法轻提轻插,遇有阻力绝对不可大力通过,可轻调方向,试探进针。这时往往会有针尖被抓住的感觉,这就是针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