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骨结核的经验

李某,这位年轻的男子,不幸在右上臂肘部的外侧,伸屈侧之间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坚硬的肿物。经过医院的细致检查,拍片后确诊其为“骨结核”。这个消息对于李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感到恐惧和无助,开始四处寻找治疗的方法。

我深知李某的焦虑,于是在我掌握的民间知识中,寻得一个外用偏方。此偏方治标效果甚佳,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消肿散瘀。然而,治标亦需治本,因此我结合内服药物,以期达到根治的效果。

在内服药物的选择上,我以“消瘰丸”为基础方,精选夏枯草、川贝母、元参、煅牡蛎、牛蒡子等中药材,精心调配,熬制成汤剂。我嘱咐李某每日坚持服用,共计二十剂。这些药材相互协同,共同发挥着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滋阴养血的功效,从根本上改善李某的病情。

在外用方面,我采用青粉面与酒精的混合物。青粉面是用豌豆和小量高粱或绿豆提取的淀粉,其中绿豆磨的粉效果更佳。将其与酒精混合后,点燃搅拌,待自然熄灭后,其色呈黑红状,散发出淡淡的中药香气。趁热将其敷于李某的病灶处,能够迅速渗透到肌肤深层,发挥止痛消肿的作用。

在李某坚持服用内服汤药的同时,我也密切关注着他外用药物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某的病情逐渐好转。当内服汤药服到十五、六付时,他惊喜地发现右上臂的肿物已经完全消除,活动也变得自如起来。李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感激地表示,是我帮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此外,我想在此顺便分享一下用“消瘰丸”成功治愈的一例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例。这个患者是一位男性,深受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的困扰。他的颈部异常肿大,已经到了压迫气管的程度,导致他呼吸短促,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面对这样的病情,我选择了使用“消瘰丸”进行加味治疗。这剂药方包含夏枯草30g、煅牡蛎15g、元参15g、川贝母10g、海藻12g、昆布12g、海浮石9g、芒硝3g、黄药子1.5g和海螵蛸12g。这些药材的配比和药性相得益彰,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在煎制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加入甘草,因为甘草与海藻存在药性相反的情况,可能会影响药效。

患者按照我的嘱咐,连续服用了四付药。在服药的过程中,他逐渐感受到了病情的变化。原本肿胀的颈部开始逐渐消退,呼吸也变得更加顺畅。这一显著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和他的家人都感到欣喜和感激。

通过这一病例,我们可以看到“消瘰丸”在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方面的独特疗效。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然,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配伍,就能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康复的可能。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