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阴阳转化的关键时刻

一年当中阴阳转化的重要节点有两个,我们叫做“至日”,这两个至日,一个是冬至日,另一个是夏至日。

这两个至日,冬至是一阳初生,由阴盛转为阳生;夏至是一阴初生,由阳盛转为阴生。

至日就是阳、阴达到制高点,由此阴阳转化的关键时刻。

夏至《易经》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就是在至日这天闭关。

顺应天地自然的法则,长养初生的一阴或一阳,保护刚刚初生还未破土的小苗芽,闭关静养,商贾旅客不外出远行,万缘放下,安稳平和地度过这一天。

今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周五,是一个工作日,我们大部分人没有闭关的条件,那么如何来调整呢。

两个小建议首先就是夏至这天中午12点前后,也就是正午时间,建议大家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都能够闭目养神一会儿,稍微静坐几分钟,这个时点的静坐养心,可以事半功倍;

另外就是夏至日一早,或者下班回家之后,可以做做艾灸。当然整个夏至节气的15天,有时间都建议大家抽时间来艾灸,但是夏至日当天的艾灸效果会更好。

我们看传统的艾草种植和采收,在冬至前后种下,在端午前后采收,对应的恰好是冬至一阳生的时候种植,端午前后一阴生的时候采收。这就是在遵循阴阳的变化,顺应天地自然之气。艾草的生长,历经了一年当中天地间阳气从萌发到隆盛的整个阶段。这样才有太阳是天火,艾是地火,艾是纯阳之物的说法。

《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们利用好夏至的时节,艾灸扶持阳气,正是顺应自然,顺势而为。“顺”着自然养生,事半功倍。

悬灸穴位推荐

夏至节气

夏至悬灸,就是顺势而为的养生。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阳气达到了顶点。夏至在十二消息卦中对应姤卦。姤卦的初爻,也就是最下的一爻是阴爻,这时候阳气到达顶点,阴气开始渐渐生长,“一阴初生”。

夏至一阴生,一年当中的阳气到达顶点,阴气开始萌生。这时候要顺势而为,扶持身体阳气。“督脉”主一身之阳,夏至可以悬灸督脉上的重要穴位,来扶阳化阴。

  • 大椎

大椎穴属于督脉穴,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的位置。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尤其大椎是手足三阳与督脉交汇之处,悬灸大椎可以缓解颈椎不适,调理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问题。悬灸大椎尤其可以提升身体的阳气,促进身体在夏至之时更平稳地阴阳转化。

  • 命门

命门属督脉穴,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肾为先天之本,身体的元阳与肾阳息息相关。

大椎与命门,一上一下,共同起到疏通督脉、扶持阳气的作用。夏至悬灸大椎、命门,对于扶持身体的阳气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夏至顺势而灸,扶阳升阳,为生命积蓄能量。

  • 涌泉

涌泉属足少阴肾经穴,位于足跖屈卷足时,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

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夏季整个是与心相应的,夏天需要更好地养心。夏至艾灸涌泉,可以更好地促进肾的气化功能,这样肾水可以更顺畅的上济于心,促进身体心肾相交。在炎炎夏日,使得心火不至于太亢盛。对于夏日常见的失眠、心火烦躁、心力不足也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悬灸涌泉可以很好地引火下行,我们每次悬灸都建议以下焦的穴位来收功。夏至悬灸以涌泉来收功,更利于身体的扶阳滋阴,一气周流。尤其容易上火的人群,在悬灸大椎、命门之后,可以最后悬灸涌泉穴,引火下行。温煦肾阳、滋养肾阴,防止艾灸上火,同时能够促进心肾相交。

要抓住大穴

更要抓住大节气

我们一直在强调悬灸要抓大穴,“节气灸”更是如此。可以简单的说,夏至就是一年当中最大的节气之一,我们利用好夏至这个时机来艾灸,扶阳化湿,改善体质的效果会更好。

夏至的节气灸,可以夏至当天为中心,前后7天、5天、3天,至少也要夏至当天,抽时间安心地做做艾灸。另外,整个夏至节气15天,利用好这个时间,好好艾灸,既改善体质,亦可预防疫疠之邪。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了身体的正气,自然可以鼓邪外出。夏天艾灸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冬病就是那些虚寒性质的疾病,比如一到冬天就哮喘、咳嗽,老寒腿等等。

总之

夏天,让我们一起趁着阳气足,通过艾灸给身体补养阳气,化掉寒湿,改善虚寒体质,正是解决“冬病”的根本。

这个夏至,不要错失良机。好好利用起来,修养身心,甚至可以护佑一年安康~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