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如何治疗痔疮
痔疮,这一常见的肛肠疾病,其本质在于肛门内外出现的小肉突出。这些小肉突出,若位于肛门内部,则称之为内痔;若显露于肛门外,则被称为外痔;而若内外皆有,则统称为混合痔。在各类痔疮中,内痔尤为常见。当这些痔核受到刺激时,便可能引发肿痛、瘙痒、分泌液体甚至出血等症状,因此,我们将其统称为痔疮。
谈及痔疮的病因病机,其中涉及众多因素。久坐久立、长时间负重行走,这些因素均可能使肛门部位气血运行不畅,络脉受到压迫,从而引发痔疮。再者,饮食习惯也是导致痔疮的重要因素之一。偏爱辛辣、油腻、肥甘的食物,会使体内湿热内生,湿热蕴结于肛肠,也是痔疮形成的重要诱因。此外,长期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以及劳累过度、孕期等因素,均可能打破肛肠气血的平衡,导致络脉瘀滞,最终诱发痔疮。
因此,了解痔疮的病因病机,对于预防和治疗痔疮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才能有效预防痔疮的发生,维护肛肠健康。
〔辨证论治〕外痔,这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以其独特的形态出现在肛门之外,像是一片悄然生长的皮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皮瓣会逐渐扩大,其质地坚韧而硬实,表面光滑如镜,触感略显僵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外痔并无痛感,也不会引发出血,它仿佛只是肛门旁的一个静谧的存在。然而,一旦受到炎症的侵袭,这片皮瓣便会变得敏感,带来阵阵疼痛,仿佛在提醒人们它的存在。当炎症消退后,尽管疼痛消失,但那片皮瓣却依旧顽强地坚守在原位,成为了肛门旁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内痔,与外痔截然不同,它的起源更为隐秘,痔核初期微小,质地柔软如棉。其疮面或鲜红欲滴,或呈现出深沉的青紫色,宛如一幅精致的水墨画。内痔之所以容易被人们察觉,是因为它常常在大便时因摩擦而出血,这出血或如箭矢般喷射而出,或如细雨般点点滴滴,不禁让人心生忧虑。这种出血的症状,正是内痔给人体发出的警告信号,提醒我们要及时关注并治疗这一疾病。
体针
(一)湿热瘀滞之症,犹如盛夏之日的闷热与潮湿交织,使得痔疮如同顽固的藤蔓,反复发作,痔核逐渐增大,如同膨胀的气球,随时可能破裂。此时,患者大便秘结,如羊屎般艰难排出,小便则不畅,仿佛溪流被淤塞。更为甚者,患者还会口渴难耐,舌红如火,脉象数疾,仿佛身体内的火焰在熊熊燃烧。
治疗此症,需清热化瘀,如同夏日暴雨洗涤大地,以解除湿热之困。取足太阳经穴为主,如次髎、长强、会阳、承山、二白等穴位,如同精准的箭矢,直中湿热瘀滞的靶心。长强穴属督脉,会阳穴属足太阳经,亦为督脉之气所发,与次髎合用,如同三剑合璧,疏导肛门局部瘀滞之气血,让气血重新流畅。承山穴,因足太阳经经别自腨至腘,别入于肛,故刺之可清泻肛肠湿热,如同清泉冲刷淤泥。二白穴,更是治疗痔疮的经验之穴,犹如治疗此症的独门秘籍。
若患者肛门肿痛,可加秩边、攒竹以泄肛门热毒,如同打开泄洪闸,让热毒倾泻而出;出血则加血海、气海俞以理气止血,如同调和身体内部的河流,使之平静无波;便秘则加大肠俞、上巨虚以宽肠通便,如同疏通堵塞的河道,让水流重新畅通无阻。
治疗时,采用毫针刺用泻法,强刺激,或先泻后补,如疾风骤雨,迅速清扫湿热瘀滞,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如同持续不断的细雨,逐渐滋润身体,使之恢复健康。
(二)气虚下陷,其症状表现深邃而显著。痔疮患者因出血过量,宛如草木失去滋润,导致气血枯竭,面色如秋叶般萎黄。痔核如同无根的果实,脱垂于肛门之外,无法自然回纳,使得肛门如坠重物,患者常感坠胀不适。气虚之人,气息短促,言语无力,食欲减少,体力不支,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舌淡苔薄,脉象微弱,宛如冬日的溪流,无力流淌。
若这脱垂的痔核未能及时复位,便如同困兽犹斗,或因嵌顿,或因感染,都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胀肿如同山峰突起,溃烂如同烈火燎原,甚至坏死,或是因化脓而继发肛漏,犹如雪山崩塌,一发不可收拾。
治疗气虚下陷,需以益气升陷为治则。我们选取督脉、任脉经穴为主,如百会、神阙、关元俞、膈俞等穴位。百会位于头顶之巅,属督脉,是诸阳经的交汇之地,补之、灸之,如同旭日东升,可提升阳气之下陷,实现下病上取的治疗理念。神阙穴,我们采用隔姜或隔盐灸法,温补阳气,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持久。关元俞、膈俞皆属足太阳经,其脉系于肛门,对于治疗虚损血证有着独特的疗效。
在治疗时,我们采用毫针刺用补法,给予中等刺激,亦可根据病情需要,辅以灸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古老而神秘的中医理论中,挑治疗法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中,针对痔疮这一常见病症,挑疗法的应用更是精准而独到。当我们谈及挑治疗法时,不得不提的是其关键步骤——选点与挑破。
首先,选点至关重要。痔点,这个看似平常的词汇,在挑治疗法中却承载着决定性的意义。在第七胸椎两侧至腰椎部的广阔范围内,我们需要细致地寻找那些呈现为红色丘疹的痔点,它们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数个,静静地潜伏在皮肤之下,等待我们的发现。
接下来,便是挑破的环节。这一步骤需要医者具备深厚的医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每次挑选一个痔点,用经过严格消毒的粗针,轻轻地挑破皮肤,让那隐藏在丘疹下的血珠或粘液缓缓流出。这个过程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医者对患者病情的深入了解和对治疗方法的熟练掌握。
挑治疗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七天左右的时间里,重复进行这一选点与挑破的过程。每一次的挑破,都是对病情的一次深度清理,也是对患者健康的一次精心呵护。通过这样的治疗方式,我们能够逐渐消除痔疮的根源,让患者重新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愉快的生活。
〔应用例案〕
薜××,一位中年男性,年近半百,却长期受痔疮之苦。自他首次察觉病症已过去六七载,便血如影随形,时而减轻,时而加重,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困扰。最近,由于天气转凉,他的痔疮再度发作,疼痛难忍,让他寝食难安。他曾尝试使用西药消炎、热敷等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
在我院外科的初步诊断中,他被确诊为血栓性外痔合并肛裂,这一病症复杂且顽固,急需专业治疗。于是,他被转诊至我科,我们为他精心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经过四次精心施行的针挑治疗,他的肛裂逐渐愈合,痔核也逐渐消失,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基本达到了治愈的效果。
这四次治疗的过程,需要患者反坐在靠椅上,我们严格选择穴位,首选一侧的下髎穴,次选中髎。在常规消毒、局麻(使用2%普鲁卡因0.2~0.5毫升)后,医者以左手食拇两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锋针,确保与经络循行方向呈横行,精准地挑破皮肤约0.5厘米。随后,我们沿切口向下挑治至0.5~1.0厘米左右的深度,直至将皮下脂肪挑断,挑出乳白色纤维样物,确保挑口下方基本无阻碍。治疗结束后,我们用2%碘酒棉球压迫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同时,我们还在长强穴使用1.5寸巨针快速刺入,不留针,以强化治疗效果。经过一周的恢复,我们为他进行了第二疗程的治疗。
〔文献摘录〕 痔疮,这一常见却让人难以启齿的疾病,自古以来便困扰着无数人。在《针灸大成》这部医学经典中,提到了治疗痔疮的四大穴位——二白、百会、精宫、长强,它们如同四颗璀璨的星辰,为痔疮患者指引了康复之路。
然而,针灸治疗痔疮并非仅限于这四个穴位。当痔疮症状更为严重,如脱肛、痔出血时,我们可以借鉴《中国针灸学》中的治疗方法,依次灸腰俞、腰阳关、百会等穴位,每次五至七壮,仿佛用针灸的火焰燃烧病魔,为患者带来温暖的希望。
在众多穴位中,长强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显著的治疗效果,成为了治疗痔疮的主穴。当长强穴与会阳、承山、二白、脊中、百会等穴位相互配合,仿佛一支默契的交响乐团,奏响了治疗痔疮的和谐乐章。据《针灸处方集》记载,以针灸长强穴为主,配合其他穴位,治疗痔疮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以针刺为主,结合艾灸疗法,让针尖如同舞者般在穴位间穿梭,每一次捻转都如同优美的舞姿,为患者带来舒适的体验。一般留针时间为60至70分钟,期间每隔20至30分钟捻转一次,确保穴位得到充分的刺激,从而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繁忙的医疗实践中,我们运用古老而高效的挑治法,对64例痔疮患者进行了精心治疗。这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现代医学的映衬下,依然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疗效。
经过细致入微的操作与严谨的观察,近期我们欣喜地看到,32例患者的痔疮症状得到了完全的治愈,他们重获了健康与舒适的生活。同时,24例患者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好转迹象,疼痛减轻,出血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尽管有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但这也提醒我们在后续的治疗中,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病情,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挑选治疗点时,我们严格遵循中医理论,以第七颈椎下至4腰椎、侧至腋后线为主要区域。这些痔点,常常位于患者的中下部,它们如丘疹般突出,稍高于表皮,颜色各异,有暗红、灰白色、棕色、浅红色等,但无一例外,这些痔点在被压迫时都不会褪色。在挑选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明显靠近脊柱的痔点,因为实践证明,这些位置的治疗效果往往更佳,且越靠近下方,其疗效也越发显著。
通过这次治疗,我们更加坚信,挑治法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潜力,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