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的儿童生理病理特点


1.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新生儿时期更是“稚阳未充,稚阴未足”,故临床常见一些阳虚、阴亏的虚寒症状。如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新生儿肺炎与新生儿窒息,常表现为体温不升,精神委靡,手足冰冷等虚寒症状。

2.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易于发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变化迅速,易于康复。”由于小儿饮食、起居不能自我节制,故容易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或骤受惊恐而罹病。但由于小儿生机旺盛,如能及时治疗,护理周到也易于康复。

3.辨证论治的特点 诊察小儿疾病,同样应四诊合参。小儿不能自述病情,检查又往往难以合作,故应以望诊为主,其次是问诊、闻诊、切诊。然后将四诊所得材料,运用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或气血津液辨证等方法,进行分析,抓住重点,及时诊断,从速治疗。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与常见病、多发病情况临床上以热证、阳证、实证为多见。在治疗方面,小儿发病急病情多变,处理要及时,用药要少而精,量小药精服用方便除内服药外,还可采用针灸、推拿、捏脊、割治、内病外治等治疗方法,对危重患儿应中西医药结合救治,以免危及生命。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