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麒老中医治疗胃癌的经验

郑玉麒老中医临证50余载,擅长治疗肝胆病,肿瘤,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学习,亲聆教悔,现将其治疗晚期胃癌经验介绍如下。晚期胃癌系指不能手术,根治术后复发或姑息切除改道探查的患者及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晚期胃癌病人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措施。但许多患者因担心化疗不良反应而拒绝化疗,丧失治疗机会。本门诊自2005—2010年对5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郑氏抗癌汤治疗,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源于2005—2010年期间门诊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0~50岁6例,51~60岁12例,61~70岁22例,70岁以上10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81岁,平均63.3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CT、病理学确认证实。其中有28例为根治术后复发并化疗过。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卫生部1988年《新(中药)治疗原发性胃癌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主要症状为胃脘痛、泛酸、纳差、吐血、黑便、乏力、消瘦、发热、贫血等。

2治疗方法

采用郑氏抗癌汤加减治疗:水杨梅根20g,藤梨根20g,猫人参20g,黄芪20g,党参20g,生薏苡仁30g,茯苓15g,姜半夏12g,代赭石30g,夏枯草15g,生牡蛎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30g,山慈菇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连服3个月以上。有气滞者加用柴胡、佛手、香附等;伴湿热阻滞的配合平胃散、左金丸或加消导药物;痰多壅滞配二陈汤;热邪炽盛给予竹叶石膏汤加减;便秘配承气汤加减;气血两虚配八珍汤加减;瘀毒阻滞配隔下逐瘀汤加减。

3疗效标准

3.1 癌灶疗效 

据患者治疗前后腹部CT检查所测病灶大小比较以判断客观疗效。疗效评定标准按全国抗癌药物疗效判定标准执行。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和进展(PD)四种。

3.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用上述方法治疗后晚期胃癌患者常见的胃脘痛、泛酸、纳差、吐血、黑便、乏力、消瘦、发热贫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3 生活质量(QOL)评分和体重 

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临床治愈:治疗前后比较提高到60分;显效:比治疗前提高30分以上;有效:比治疗前提高20分;无效: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减低。体重量增加或下降1kg以上者为增加或下降,增加或减少不足1kg者为稳定。

3.4 生存期 

治疗初到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尚生存者观察到2011年10月。

4治疗结果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以癌灶大小、症状、生活质量和体重、生存期进行综合分析。郑氏消癌汤治疗晚期胃癌总有效率52.3%,癌症缓解率22.7%,生存期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存活时间19.20个月。

患者,男,68岁。患者于2006年3月起上腹疼痛,嗳气吞酸,经常发作。近因疼痛呕吐,食物下咽困难而来院就诊。胃镜示:浅表性胃炎,幽门环上下有一肿块约6cm×5cm大小,故在肿块上取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黏液癌,内有散在恶性细胞。患者因老年多病不愿手术治疗,要求中药治疗。刻诊见患者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胃脘部胀疼,食物下咽不畅,时有恶心呕吐,脉沉细,舌淡,苔薄黄,证属脾虚,气血化源不足,胃失和降,予郑氏抗癌汤加减治疗。患者持续服用一年余,精神食欲,体质都较前有所改善,做腹部CT见病灶约4cm×5cm大小,有缩小趋势。后因患者自行停药患重感冒,不治身亡。

胃癌邪实是其客观因素,而脾虚则贯穿疾病的始终。《医宗必读·积聚篇》指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调,正气生成不足,机体抗邪能力下降,造成疾病的发生;再则脾失健运,津液不能输布,痰浊凝聚,形成邪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两者又互为因果,造成疾病恶化。健脾益气和胃,能提高脾胃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则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这与中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道理一致。

郑氏抗癌汤中水杨梅根,藤梨根,猫人参为民间抗癌验方,黄芪、党参、生薏苡仁、茯苓健脾补气渗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姜半夏、代赭石和胃降逆;夏枯草、生牡蛎清肝解郁,软坚散结。治疗胃癌注意消导化滞,全方以补脾虚,消瘀散结,解毒,祛湿为治疗大法,故疗效明显。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正确的辨证,合理的用药,能有效地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和转移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