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胸壁结核经验心得

这位年仅十一岁的女孩,名叫张某,她怀揣着对健康的渴望,与母亲一同从遥远的黑龙江跋山涉水,来到大同求医。在此之前,她因罹患“胸壁结核”而在沈阳某医院住院治疗,虽然病痛的折磨让她身心俱疲,但她依然坚强地面对。或许是通过报纸或杂志的报道,她得知了我对此类疾病的独到见解与精湛医术,于是决定不远千里前来求治。 张某的家庭条件优渥,足以支撑起她此次求医的种种开销。她们母女二人抵达山西后,暂居在山阴县的一位亲戚家中。每次前来大同找我诊治,她们都会回到山阴服药,待药物服尽后再来复诊。这样的奔波与坚持,充分展示了她们对健康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敬畏。 初次见到张某时,她骨瘦如柴,让人心生怜悯。她手心发热,早晨时感到恶寒,下午则低热不退。每当咳嗽时,她都会用手拍打胸脯,似乎在试图缓解胸部的疼痛与不适。我让她解开衣扣,只见她的胸部插着一根钢管,不断有分泌物流出,令人触目惊心。询问后得知,这根钢管是她在沈阳某医院接受手术时放置的引流管。每当她呼吸时,从钢管口都会喷出气泡,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针对张某的病情,我为她精心调配了一剂药方。考虑到她病程较长,体质较差,我在药方中加入了小红参以增强其体质。药方包括小红参、柴胡、黄芩、半夏等多味中药,旨在调和她的气血,消除体内的结核病灶。同时,我还嘱咐她配合服用抗痨药异烟肼,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某按照我的嘱咐坚持服药,并定期前来复诊。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调养,她的病情逐渐好转,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为何我们要选择运用小柴胡汤呢?这其中的缘由颇为深刻:首先,此方独具匠心,深入人体的少阳经,通达膜原,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胸膜、膈肌等区域,能够精准地作用于病邪所在;其次,对于患儿表现出的轻微寒热往来症状——早晨恶寒,下午低热,此方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再者,小柴胡汤不仅疏通表里,更是引经之方,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患儿服下此汤后,我们欣喜地发现,其胸部的引流管中分泌物明显减少,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然而,此类病证的治疗,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祛邪与扶正相结合。既要通过药物的力量,将盘踞在膜原的邪气彻底驱除,又要注意扶持患儿的正气,以防正气过虚而难以抵御病邪。然而,扶正之时亦需小心谨慎,过早的扶正可能会使得胸部的开口过早愈合,反而使邪气无法排出,日后还需再次开口治疗。若是一味地祛邪而不顾正气,对于体质较弱的患儿来说,恐怕会导致正气更虚,病邪更加难以清除。

基于上述的考虑,我经过细致的辨证,为患儿开出了如下的药方:夏枯草、煅牡蛎、元参、川贝母等药材,共同熬制成汤剂。经过12付的治疗,患儿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胸部引流管中的分泌物也变得更为稠厚,这说明患儿的正气正在逐渐恢复。

为了巩固疗效,我进一步为患儿制备了“阳和汤加消瘰丸”的丸药。这剂丸药以熟地、夏枯草、川贝母、元参、煅牡蛎、鹿角胶等药材为主,经过精心熬制和浓缩,最终制成膏状。此药膏需妥善保存,并定期蒸煮以防霉变。每日早晚或饭前饭后,患儿需服用一定量的药膏,并配合其他药物,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后,那位患儿再次来到我这里复诊。我仔细端详,发现他的面色已然变得有光泽、红润,与初诊时那苍白无华的模样判若两人。他的饮食也有了显著好转,不再像之前那样食欲不振,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胸部的不适感也大大减轻。他告诉我,现在胸部开口处有些发痒,但已经没有分泌物和气泡了,这让我颇感欣慰。 考虑到他的恢复情况,我建议他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看能否将引流的钢管取掉。然而,当他第一次去医院时,医生却表示还不能取掉,因为担心有些脓液及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听到这个消息,我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理解医生的谨慎。 又过了几天,我再次询问患儿引流管内的情况,他告诉我一直很干净,没有分泌物。于是,我再次建议他去医院尝试取掉钢管。这次,医生经过检查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将胸部的钢管顺利取掉。取后,患儿表示并没有异样感觉和不适症状,这让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我仔细观察他的疮口,发现局部呈现粉红色,痒感较甚。于是,我嘱咐他继续服用我配制的药膏和异烟。经过两个月的服药治疗,患儿胸部的疮口基本愈合,只剩下火柴头大小的一点似乎还没有完全长住。为了巩固疗效,我特意为他开了一个方子——自拟的“四味保元汤”。这个方子包含黄芪30g、当归12g、银花15g和甘草6g,水煎服,嘱他服8付。保元汤在我手中常用于托里透疹,治疗麻疹透不出来的情况,同时也用于治疗慢性脉管炎后期,以促进溃疡愈合。 经过8付药的服用,患儿那一点小的疮口也完全愈合了。 ​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